中国网谷 | 未来谷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是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的承载地,是国家使命、中央重托、全国唯一,是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从一张函到一座谷,在“蓝图”之上崛起一座产业新城。


七年时间,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迅疾建设推进,径河与东流港环抱的4平方公里美丽绿洲,由此开始蝶变。展示中心、网安学院、培训中心、人才社区相继完工,建成学历教育区、在职培训区、共享服务区、研究院区和产业发展区五大片区。二期17.3平方公里,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园区已规划建设,三期18.7平方公里,则作为下一步拓展空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瞄准网安战略风口,东西湖区用好国家网安基地“金招牌”,加快形成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持续擦亮“中国网谷”新名片。


手握秘钥的国家网安基地,在武汉这座国家中心城市阔步前行的征程上,正在形成强大磁场。


📧



PART 01

草蛇灰线

    伏延千里


“安全不是一个产品,它是一个过程。”国际密码学专家曾这样定义“安全”。


什么是网络安全?从1945年全球首部电子计算机出现开始,“网络安全”就已埋下伏笔。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在国内兴起,人们正式进入“网上冲浪”的年代,通过保障网络边界安全来保护以电脑为载体的海量信息成为那一时期的行业重点。


直到2011年,中国迎来移动互联网元年,这一年,有两个重要级产品出现,一个是智能手机,一个是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随着互联网爆发式发展,网络空间的安全边界被不断打破。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标志着信息安全时代迈入网络安全时代。防护目标不仅包括互联网信息安全,还有网络本身的安全。网络安全行业也由此转向了网络空间安全的两个核心领域,内容安全及数据安全。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发展,基本每年最低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市场的平均增速。全球网络安全防护线持续拉高,网络攻击也从散兵游勇转为大国博弈。


建立一支网络安全人才国家强队,建成一个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建起一个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中国网谷”,已然成为新时代下的必行之路。


看大势,是为了干大事。


2016年9月,中央网信办复函武汉市委,支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内唯一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武汉市全面启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



坐标定在东西湖,轰鸣声里诞生了首个国家网络盾牌,它是国家命运的谋划。这是属于东西湖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尝试,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从一张规划图纸出发,基地建设一日千里,平均两年完成一片主体功能区,昔日径河之滨的一片荒地正支撑起“网络强国”的中部脊梁;



从一份名单开始,敲开每一扇网安企业大门,积极为网络安全企事业单位和机构落户提供“最新、最特、最优”的政策支持;



从一个机柜开始,为数字化产业发展筑造巨型“数据库”;



从一个人开始,为每一个落户网安基地的人才布置一片属于他们的天与地。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这是东西湖勇担国家使命的诚意和决心。



PART 02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这是一个创新者前进的时代,千里马竞相奔腾,创新潮波澜壮阔。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人才”与“创新”为核心出发点,七年来着力培养网络安全领域人才,为“国之重器”不断注入新活力,黄鹤杯、密码大赛、网安论坛各类赛事、活动层出不穷。它就像磁吸、像触手,将全国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吸引于此,以人才“虹吸效应”带动培养全阶段、多维度的网络安全产业“后备军”。


(图:2020年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


在2022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尤受关注。据教育部《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已有34个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到2027年,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将达327万人,而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为3万人/年。许多行业面临着网络安全人才缺失的困境。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专家表示,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就是既要做盾也要做矛,只有做好了矛和盾,才能够真正维护国家安全。构建“产学研”闭环,让一个产业集聚地彻底转化为“网谷”,让人才从书本走向实战,让纸上谈兵化为马上作战,让行业生态在“中国网谷”里持续衍生发展。


针对网络安全人才短缺现状,国家网安基地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上不断创新、大胆实践,依托网安学院和培训中心,积极打造互为补充、搭配完善的网安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争做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引领示范区。


基地引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办学,探索创新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网络安全创新研究型人才。2020年9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网安学院约1300名本、硕、博学生和160余名教职员工搬迁至网安基地,网安学院正式开学。


(图:国家网安基地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


学历教育以外,加强在职培训。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在中央网信办的支持下,基地以培训中心为载体,引进认证中心、国测、应急中心、中国电子、中国电科、深信服、360网安大学、天融信、奇安信等近20家优质培训机构与基地开展合作,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活动。


同时建设网络靶场,提供培训、考核、竞赛、训练、网络攻防、产品测评和新技术验证等功能,可实现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整体跃升。目前,基地正在推动“全国一流网安学院示范高校靶场互联共享”,通过物理互联高校靶场和搭建一流仿真靶场,将全国高校网络安全培训连成整体,打破地域省市的时空桎梏,以国为范围,以靶场为平台,为网安学院和培训中心大规模培训业务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图:网安学院学子在网络实战环境下学习)


“搭平台、聚人才、落产业、提能力”是国家网安基地未来发展的四大方向,它们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完全结合在一起,相互契合,推动行业生态发展越行越远,助力国家安全日益坚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造出大海,从河川开始,实现网络安全强国,从“中国网谷”开始。



PART 03

凝心铸魂

    淬火砺剑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1905年,张之洞为解决汉口的水患问题修建张公堤,不知道他在畅想汉口发展蓝图的时候,有没有想到118年后的东西湖。


无问西东,脚踏实地的东西湖,从湖泊河网密布的不毛之地,到东西湖人筚路蓝缕的开荒垦田,一步一步博得粮仓的美名。上世纪90年代,转型工业区,从省级经济开发区一路升级为国家级临空港经济开发区成为武汉经济新引擎。如今,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落户东西湖,掀起新一轮的产业转型,为东西湖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路在义无反顾的奋斗里,在不甘平庸的志气里。


数据就是“石油”。以网安基地为核心,东西湖区精准对接武汉市“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推动“芯、屏、网、能、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不断完善。


临空港大道上

国内网络安全50强企业

半数坐落于此

200余家上下游企业

12家研发中心奔潮而来





京东方10.5代线建成投产并满产运营,康宁玻璃基板、创维MiniLED显示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延伸,新型显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产业加速集聚壮大;


京东方



中金数据、天融信、数字认证等网络安全企业落地运行,网安基地已经成为承担国家重要网络安全战略任务的重镇。


天融信


依托基地,东西湖打造千亿级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产业,成为武汉市数字经济示范区,“网谷”渐成,东西湖区将为武汉市建设全国数字经济高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和国家超算武汉中心提供最充足的能量和最坚实的基础。


产业的兴起产生了现代城市,现代城市又因为产业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壮大。在互联互通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直接影响着城市更新的航道方向,“产城融合”成了中国城市规划、布局的新战略,以智慧科技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是现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趋势之一。在网安产业聚集发展的东西湖,区域高质量发展呈现明显的上扬曲线。


以高科技企业入驻的科技产业集群,以满足研发、孵化、商贸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业聚集,以创新型企业聚集的创业氛围区,以重点科技企业入驻带来的品牌效应,都让有限的土地空间爆发了巨大的产业能量。



自网安基地建设至今,东西湖区逐渐模糊产业和城市的边界,将生产和生活空间高度融合,让网安基地核心载体成为涵盖生产、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载体和城市综合体,带动周边经济、民生、服务跨越式提档升级。


未来的“中国网谷”,不仅是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集群,更是以其为核心促进宜居宜业全面发展的东西湖。


来源 - 长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