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里有个“草莓王”

“刚刚上市的草莓卖到了50元/斤,我们现在是供不应求。”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慈惠街久久草莓采摘园种植户陈兵开心地告诉记者。

陈兵的草莓园位于慈惠街鸦渡社区,种植面积达210亩,年产鲜果278吨,在街道和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草莓产业由小变大,由弱渐强。回乡创业多年,陈兵见证了这片“草莓‘甜’地”诞生的全过程。

走进陈兵的草莓大棚,站在大棚入口处,阵阵草莓香气扑鼻而来,每一颗成熟的草莓都果肉饱满、色泽亮丽。

草莓颜色红润、果实饱满。

“这就是红颜草莓,又叫99草莓,所以我给草莓采摘园起名为久久草莓采摘园。”草莓地里,来回查看草莓长势情况的陈兵,8年前,他从外地回到东西湖接手父亲的草莓种植。

与众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同,陈兵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背后有着特别的原因——为了他的爱人。他告诉记者,两人是职业高中的同学,在毕业后不久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顺利。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陈兵不得不外出打工,长时间的分离使夫妻感情陷入矛盾。

久久草莓采摘园。

2016年,23岁的陈兵回到了东西湖区慈惠街鸦渡社区。对于农业和如何种植草莓,他是一窍不通。但是早年间,陈兵的父亲陈世辉就在慈惠种植草莓。耳濡目染下,陈兵上手特别快。

“那个时候大家都种草莓,虽然品种多,但是没有特色。”陈兵说,既然我从头开始学,那就把一个品种的草莓学精、学透。草莓,他只种红颜。

陈兵正在自家草莓园里忙碌着。

在爱人陈莹看来,陈兵心细,还爱学习。草莓种植有农科院专业教授指导,社区定期组织培训,对于草莓种植,陈兵都有自己的心得,“要为土壤配置‘营养套餐’,解除草莓连作的障碍。”陈兵告诉记者,慈惠街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种草莓,要想种好草莓,温度、湿度、土壤和肥力,缺一不可。

8年来,草莓大棚从原来的7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11个大棚,有20余亩。每年草莓的收益也超过了陈兵独自外出打工的收入。2023年,慈惠街举办第一届乡伴慈惠草莓节,邀请市民和专家组成测评团,通过仪器测试、现场品尝、共同投票评选,陈兵种植的红颜草莓获得了慈惠街第一届“草莓王”称号。

近几年,在慈惠街和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种植草莓,草莓种植户超过20家。慈惠街还在鸦渡社区打造了“草莓采摘园”,目前,慈惠街草莓种植面积达210亩,年产鲜果278吨。

娇艳欲滴的“红颜草莓”不仅推动了村里种植业的发展,更为陈兵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果”,“大棚经济”更是奏响了富民“增收曲”。

陈兵爱人陈莹正在栽种番茄苗。

去年冬天,陈兵第一次尝试在大棚种番茄,起初的想法就是不能让土地闲置。但没想到,第二年的三月份,番茄成熟上市获得不少游客们的喜爱,采摘价格稳定,从没低过5元/斤。不少采摘的游客表示,番茄口感好,带孩子体验蔬菜采摘,既能体验亲子时光,还可以寓教于乐。

这次“偶然”的成功让陈兵发现了商机,他意识到,多种几个种类的蔬菜,游客采摘的选择性也会更多。除了种番茄,陈兵还种植了辣椒、茄子、黄瓜、菜薹、 萝卜、大白菜、生菜等,陈兵说:“这些都是游客点名要吃的蔬菜,现在大家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采摘到最新鲜的蔬菜瓜果。”

陈兵父亲陈世辉在对刚种下的番茄苗浇水。

每天,早上到大棚起帘,上午采摘,下午浇水施肥,傍晚再放帘。每年,4月到8月份育草莓苗,9月份开始种植。12月到次年3月采摘售卖……这是陈兵的一天和一年。虽然辛苦,但是陈兵和家人,很甜蜜、很幸福。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一年四季种蔬菜、种草莓,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心,越过越富裕。”现在,陈兵忙完草莓大棚,又要往蔬菜大棚浇水、育苗。“现在农业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努力干,感觉自己现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陈兵说。

陈兵在整理采摘好的草莓。

如今,他和爱人共同经营着久久草莓采摘园,还生育了2个可爱的女儿,老大7岁,老二一岁半,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近年来,慈惠街还精心打造了乡伴慈惠景区,每逢周末、节假日,景区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拍照、游玩。目前,乡伴慈惠景区已经引进了20余家产业入驻景区,让景区集齐了吃、住、行、游、娱、购30多个打卡点,蔬果采摘的亲子研学休闲游精品路线被选入武汉市乡村休闲游口袋书,获重点点位推介。


报道支持 - 慈惠街道办事处 鸦渡社区

文、图 - 徐卉婷 徐佳宝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视频 - 徐佳宝

通讯员 - 林思雨 盛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