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吸道疾病多发,多种病原体流行,不少患者出现混合性感染。东西湖区中医医院提醒,针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特点,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可采用传统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市民在东西湖区中医医院问诊
对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型可分为风热犯卫、风寒束表、表寒里热、热毒袭肺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1发病初期
以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证型为例:
风寒束表证型的患者症状多表现为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中医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可予以麻黄汤加减,咳嗽、咳痰者可根据症状加减前胡、紫苑等药材。常用的中成药有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表寒里热证型的患者症状多表现为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中医治法以解表清里为主,可予以大青龙汤加减,咽喉红肿者可根据症状加减连翘、牛蒡子等药材。常用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2恢复期
恢复期同样可以用中药调理。
恢复期多表现为神疲乏力,痰少纳差,舌淡少津,苔白脉细,中医多采用益气养阴的麦门冬汤加减。一些中成药也能有助于身体恢复。咳嗽咳痰,可以使用复方鲜竹沥液、肺力咳合剂、急支糖浆、养阴清肺口服液、苏黄止咳颗粒等;儿童可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清宣止咳颗粒等。
针对冬季流行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外治疗法亦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包括刮痧、艾灸、推拿、穴位敷贴、中药足浴等。此类疗法作为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1刮痧、拍痧
刮痧
因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选用刮痧、放血这类治疗。
常用的刮痧穴位有督脉的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另一个临床常用的穴位是肺经的尺泽穴,位于肘窝,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缘凹陷中。一般采用刮痧板进行刮痧,若家中无刮痧板,可采用拍痧的方式。《黄帝内经》曰:“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在肘窝处的尺泽穴、曲泽穴范围进行拍痧,有解表退热的作用。
2艾灸
艾灸
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艾灸亦有不错的临床疗效,适合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一般选用清艾条,将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之上,距离皮肤约2~3cm进行熏灸,时长为10-15分钟,使局部有温热感即可。
每次艾灸一般选2-3个穴位,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膻中穴、中脘穴、足三里穴。3岁以内婴幼儿的艾灸应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进行操作。
3推拿
很多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之后,虽然烧退了,但是会咳嗽很长时间,或胃肠功能受损,家长们对此担心不已,可以使用中医外治疗法推拿配合治疗。
按揉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间,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用手指按揉肺俞穴,每天按揉5次,每次按揉20下,可治疗咳嗽气喘。
按揉足三里穴。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用拇指在足三里进行上下、旋转、点压按揉等操作,每次5~10分钟,每天3~5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可以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性。
1山药莲子芡实粥
适合症状:咳嗽,夜间以干咳为主,睡眠不安稳,伴汗多,胃纳差,舌红,苔少,口干明显。可用山药莲子芡实粥,功效为补脾润肺,滋阴清热。
组成:山药、莲子、芡实各10克,新鲜百合适量,粳米100克。
做法:将山药、莲子、芡实、粳米洗净后加水煮成粥,出锅前20分钟加入新鲜百合,煮熟食用。
2陈皮薏米饮
适合症状:咳嗽,咳痰不爽或咳白痰,伴纳差,口气重,大便臭或粘马桶,舌淡红,苔白厚腻。
功效:健脾消食,去湿化痰。
组成:陈皮6克、薏米15克、山楂、麦芽各12克、杏仁5克。
做法:上述食材文火煲1小时即可,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
1、如发热持续3天及以上,体温未见好转或病情反复,有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安全用药需要谨遵医嘱或者咨询专业药师指导,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联合使用功能相同或成分重复的中成药,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3、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
4、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
5、如病情发生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文 张晓晔 图 金齐天 通讯员 秦雯)
请输入验证码